港商到大湾区觅商机,最属意深圳

一项调查显示,港商最感兴趣的大湾区城市,头三名分别是深圳、广州和东莞。调查亦发现,受访港商在大湾区开展内销业务亦面对低价竞争、不谙内地法规及客户信贷问题等三大挑战。

香港信保局与贸发局首度联合向413家已经或有意开展大湾区内销业务的香港贸易商和制造商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港商最感兴趣的大湾区城市包括深圳(73.8%)、广州(68.8%)和东莞(43.6%)。

港商主要计划在大湾区销售在内地自行生产或采购的产品,及进口从外地采购的产品,以进一步拓展内销市场。

至于销售渠道,最多港商选择销售予内地的进口商或批发商(48.2%),其后是选择其他企业对企业渠道,也有接近四成通过网站或第三方平台销售给内地消费者。

面临不谙内地法规等挑战

面临的挑战方面,受访企业表示,主要是内地市场充斥低价产品(36.8%),与不熟悉内地的法律法规、产品标准(35.8%)等。

此外,港商也提到缺乏内地客户信贷背景资料(25.9%)、缺乏资金开拓内地市场(23.5%)、放帐风险高(22%)等融资及客户信贷问题。

在管理内销的应收帐款方面,与内地的商业习惯不同,最多港商要求买方预付货款(57.9%),选择自行承担风险(43.6%),也有部分港商会购买信用保险(14%)。

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刘会平(左)及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总监赵民忠。

在应对挑战方面,企业需要寻求与内地市场对接的市场推广活动寻找买家(33.2%)、市场营销策略供开发大湾区或广东省市场(31.5%)等服务,并且需要融资及风险管理等多种服务支持。

大湾区是拓展内销最佳跳板

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总监赵民忠表示,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及内地正走向复常,经贸活动陆续重启;同时面对不明朗的欧美海外市场,内销市场相信可为港商提供出路,而大湾区正是最佳跳板。

新华社图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刘会平表示,该项研究进一步了解港商在发展大湾区市场的痛点和需求,而贸发局一直致力协助业界把握大湾区机遇,旗下GoGBA「湾区经贸通」数字平台推出一年多以来,浏览量已超过59万人次,可见商界对大湾区商机抱有浓厚兴趣。

【商报时评】放眼大湾区 放胆拓商机

香港要加大发展,内地特别是大湾区正是机遇所在。贸发局和信保局昨公布的调查显示,大多数港企均有北上拓展业务,并希望直接拓展内销商机;即使港企拥有大量优势,但也面对不少挑战。有关方面既要进一步优化政策便利营商,港企本身亦要更多放眼大湾区、放胆拓商机。

调查从贸发局的专有企业数据库里随机抽样,成功访问了413家有从事贸易及制造活动的港企,有近七成受访企业都有销售给内地买家,当中九成有销售予大湾区内地九市,若以平均销售金额比例计算,内地、海外、本地买家各占三分之一,足证内地市场对港企的重要程度。港企主要通过B2B(企业对企业)的模式拓展大湾区市场,例如销售予内地进口商、批发商或其他第三方平台等,只有一成多已开始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应用进行直销,但约三分之二均考虑在未来采此模式,反映港商亟欲直接挖掘湾区商机。背后原因,包括港企缺乏资金开拓内地市场,以及缺乏内地客户信贷背景资料、面对放帐风险高等问题。事实上,只有14%港商会购买信用保险,近半选择自行承担收帐风险,只有不足六成要求买方预付货款。就此,贸发局提出多项建议,包括港商可更充分地利用香港优势、了解内地营商环境及大湾区各市的差异、认识内地商业习惯管控风险、加强市场推广构建销售网络和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加强电子商务应用等。

香港作为国家重要的对外窗口,经贸交往一直频繁,但当中亦因制度差异而衍生问题。今次贸发局和信保局的调查,为两地缔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带来积极意义,既肯定了港商的北上需求,亦找出阻力所在并提供多项建议,特别是把握好疫后经济重启的机遇。

有两点必须厘清。其一,「一国两制」意味两地存在差异,但两地差异正是香港优势所在,港企在内地及大湾区皆可扮演错位发展功能。调查显示,港企抱怨内地充斥低价产品是项挑战,但同一时间,港企也认同香港品牌或产品在内地拥有良好声誉,「香港制造」(Made in Hong Kong)、「港资厂商制造」(Made by Hong Kong)、「香港设计」(Design by Hong Kong)皆然,以及善于引进外国优质或潮流产品。换言之,所谓缺点绝对也是优点,关键在于港企能否把握及发挥优势。

不必讳言,今日港企在内地所面对的挑战与困难,不会比回归之前低,但当年都有大量成功个案;回归以后,国家惠港措施好戏连场,由CEPA打开大门小门,到打造前海、横琴、南沙及河套合作区,以至高质量建设大湾区,皆为港企创造无限商机。两地政府宜继续加强合作、拆墙松绑,扮演好促进者和推广者等角色,说好湾区故事,投放资源为港企北上提供更多信息及指引,包括完善和普及信用平台。另方面,港企也要主动积极抓紧商机,明白并发扬自身优势,切忌错失眼前机遇。

对于今次调查结果,不能停留在「得个知字」层面,当局既要对症下药便利营商,港企之间亦要看到大潮、顺应大潮、赶上大潮,北拓不要执输落后。

转载自: “香港商报” 公众号

原文发表于:2022-12-07

原创:商报君

作者:香港商报评论员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