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與美國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從全球來看,世界級灣區一直主導著全球科技創新的方向,是國際大都市群發展的標杆,孕育了不少領導全球創新潮流的科技企業。比如三藩市灣區和東京灣區在消費電子以及PC互聯網時代引領全球科技。在過去的20年中,粵港澳大灣區培育了騰訊、華為、中興、格力、順豐、大疆等等一大批科技型的領軍企業,為“大灣區”埋下了科技創新的種子。
結合自身多年服務科技企業、對大灣區政策的理解並針對科技創新政策扶持的情況,說一下企業在這種大環境下應該如何借助政策扶持,更好的發展。
企業應該保持對政策足夠的敏感度
任何政策的實施都是來源於國家未來的發展規劃,根據國家發展的目標和方針,由省、市、區政府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地方政策的制定以及實施,政策的改變將影響該區域的多個行業的發展,新政策的推行有可能大力推動某些行業特別是新興行業的發展,也可能限制某些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傳統、落後、重污染的行業,間接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
政策是一把雙刃劍,企業應該充分解讀政策,在制定企業未來發展規劃時提供有利的參考。舉個例子:財政部和住建部聯合發佈的《關於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畫》兩個政策,政策提到2020年,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重超過30%、2018年,工業行業VOCs排放量比2015年削減330萬噸以上,減少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劑、助劑使用量20%以上,低(無)VOCs的綠色塗料產品比例達到60%以上。這兩個政策直接影響了房地產、化工、建材等多個行業。以化工塗料企業為例,政策抑制了重污染的傳統塗料企業的發展,導致了許多技術創新能力缺乏的傳統塗料企業的倒閉和停產,也為環境友好的綠色塗料、節能隔熱塗料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缺口,為技術創新能力強、新型塗料企業帶來了良好的機遇。
大灣區的建立,必將出臺一系列促進發展的利好政策,企業把握這一波政策機會,可能助力企業再一次的騰飛。
企業可持續發展還是得擁有持續創新的能力
有了政策的助力,只是對企業發展的錦上添花,要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還是得抓住市場的動向,在技術、產品上迅速作出回應。
對於中小企業而已,如何掌握行業最前沿的發展動向和技術?
養一大批高薪高學歷的研發團隊,無疑對很多發展中的中小企業來說是個巨大的負擔。組建/培養強大的研發團隊是企業發展不可避免的過程,但是需要耗費巨大的財力和時間,在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不夠強大或者說研發團隊不夠成熟的階段,企業應該作何對策?建議的方法是:
1、和高校等科研單位進行產學研合作;
2、購買技術進行成果轉化。
與高校、研究所進行產學研合作適用於中小企業,同樣適用於大型企業。目前許多大型企業與高校、研究所都保持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舉個例子,南京金龍,成立之初,產品開發無力,連年虧損,瀕於破產,改組之後,緊密結合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全面調整公司經營目標,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發展規劃。面對人才匱乏,創新力不足的困境,南京金龍大力開展產學研合作,比如和江蘇大學深入合作,雙方共同構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與江蘇大學等高校共同構建“南京市新能源汽車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與東南大學等高校共同構建“南京市新能源汽車智慧化工程技術中心”、與東南大學、南京航空和航太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四川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重點高校深入合作,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建立海外研發機構,或通過並購獲得先進技術,加速提升集團公司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集成創新與突破,帶動科研開發、生產技術和裝備水準的結構升級與跨越式發展。南京金龍進軍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域短短7年,就形成了年產多種結構類型的大型新能源客車2萬輛、輕型新能源客車和物流車20萬輛的生產規模。南京金龍經歷7年快速發展,資產規模達到80億元,形成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民營股份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
再舉個例子,深圳華為作為國人驕傲的民族品牌,一直都非常注重技術創新,2017年研發投入達到897億元,超過了蘋果,排在世界第六位。儘管華為擁有一直龐大且極為優秀的研發團隊,但是華為仍然把產學研合作作為公司保持技術持續創新、領先的一大手段。華為在美國、印度、瑞典、俄羅斯及中國等地設立了15個研究院/所、36個聯合創新中心,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創新合作,共同推動技術的進步;在產學研結合上,2016年,華為創新研究計畫(HIRP)資助超過200個創新研究專案,通過資助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理論的研究,探索理論突破對ICT行業技術發展的重大創新,並與全球高校在資料庫、資料中心能耗、分散式技術等領域展開長期深度合作。
企業在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的同時應用及時甚至提前做好智慧財產權的佈局和規劃
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後,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糾紛是無可避免的,但是如果缺乏提前的規劃佈局,產生糾紛時才開始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往往為時已晚或者已經造成重大的損失。充分利用智慧財產權佈局和規劃不僅能構建企業的技術壁壘,還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
舉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例子:諾基亞,手機行業曾經的霸主,現在的智慧手機市場基本上再難看到諾基亞的影子,但是諾基亞並沒有因此退出手機行業的舞臺。2017年5月,諾基亞起訴蘋果公司顯示器、晶片組、軟體以及其他方面侵犯了諾基亞32項專利權,蘋果敗訴,向諾基亞賠付了高達20億美元的專利費用,12月再次在專利訴訟中打敗了黑莓手機,獲得1.37億美元的專利賠付。這些還只是諾基亞專利盈利的冰山一腳,三星電子、小米公司、HTC、LG電子、華為等近 40 家公司每年向它繳納高額專利授權費。據悉,如今的諾基亞公司僅憑藉著手中的3萬項專利,每年收入可達上千億元。提前做好專利佈局是諾基亞專利獲利的關鍵因素之一。從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統計資料看,早在1987年,諾基亞已經在我國開始申請專利,諾基亞在我國授權的發明專利超過了3600件!
在大灣區科技創新的環境下,企業做好以上三點,將能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轉載自: “廣東創新服務平臺” 公眾號
原創 :韓越
原文發表於:2018-07-12